阳光笑容折射人生的温暖灿烂

2011-08-10

——记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专职委员、“宝安区最具信念母亲”王路华

    “用自立自强的行为带动他们,用阳光的心态感染他们。”很朴实的一句话,却透着主人公对生活、对残疾人事业的热爱和自强不息的人生轨迹。她就是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宝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获“宝安区最具信念母亲”称号的王路华,一名战果累累的女子气手枪运动员,一位给人如菊般温暖感觉的女子。

W020200521790738055134.jpg
美丽如菊的女子

    花香里,她是灿烂的一朵菊

    女子,美的象征;而女性,则是温暖一词的代言。长久以来,人们也习惯把女子比喻成花朵,王路华正是一位美与温暖兼具的女子,经常与她接触的人,常常会从她始终洋溢的爽朗笑声中,感受到一种如菊般的朴素、乐观情怀。是的,乐观、自信、友爱,这些最需要的人生态度她都具备了。作为一名六十年代出生的女子,虽然自幼因患小儿麻痹导致了肢体残疾,但这种童年的经历并没有令她的人生灰暗,那种自小从骨子里透出的自信和对生活的热爱,使她的人生充满了美丽。

    承接着父母的爱,王路华的人生虽然特殊,但她却是在爱与被爱中一路走来。二十年前的初春,经人介绍,在深圳市宝安区一家国有企业上班的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当时,丈夫还是广州部队的一名特种兵。第一次见面,王路华扑面而来的亲切、自信以及周身洋溢的阳光般的乐观气息深深打动了这位部队来的年轻人。从此,两人开始了每周一封信的浪漫爱情之路。在字里行间里,王路华更是以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人生的清透追求之心,与男友交流着人生的希望与梦想。这种书信交流,呈现了一个坚强、乐观、知性、温暖、有爱的残疾女子的人生态度,军营里的钢铁汉子被深深打动。经过几年的恋爱,他们结婚了,并且很快有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

    女儿的降临为生活增添了快乐,但是家庭繁琐的事务开始增多,丈夫在广州,夫妻二人过着两地分居的日子。平静的日子缓缓如流水,虽然这时在宝安的家还只是一间30多平米的单身宿舍,但是每天上班下班,照顾女儿,她感受到了生活的平静与幸福。但是,2000年,王路华所在的公司效益突然下滑,在企业重组与改革浪潮冲击下,她下岗了。对于一个丈夫不在身边,身体又有障碍并带着个孩子的妈妈来说,下岗意味着的压力和残酷可想而知。但是,这时的她在经过短暂的迷茫之后,忽然沉静下来,她开始在宝安的大街小巷寻找着商机,搜索着自己生活的出路。

    五月的一天,站在宝安城区宝民路上的她,双目紧盯着宝民小学放学的学生人流,那些放学后活泼的孩子们忽然给了她灵感,哦,何不开一间小店?面向学生经营!想法在一瞬间形成,她有点激动。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学校附近大大小小的店铺被她访问了个遍,终于,她找到了一间小小的仅几十平米正在转让的铺面,她果断地签了约。经过快速的准备工作,小店开业了,经营文具、饮料、小玩具类的零食用品。又要经营小店,又要照顾幼小的女儿,显然一个人是不够的,这时候她果断招聘了一位来自广东五华农村老家的小姑娘阿珍来帮忙。为了拿到便宜的货品,每半个月路华都要跑一次广州进货,挤公交,选货品,拎东西,又要找到小朋友们喜爱的商品,这对于残疾的她来说,面临的是体力与智力的双重考验。

    最终,她还是经得住了考验,几个月下来,小店被她经营的红红火火,她亲切的笑容得到了小学了生的欢迎,那些别致可爱的铅笔、尺子、橡皮擦等小文具,吸引着这些可爱的“小上帝”们。而夏天到来的时候,路华更是忙的不可开交,一瓶一瓶的饮料和水被迅速卖掉,然后又要快速地把新的饮料和水放入冰柜,这种机械的动作让她常常感到身体感的透支,她和阿珍常常忙得不可开交。每天深夜,当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她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睡一个好觉。这时候,如果接到远在部队的丈夫打来牵挂的电话,她总会振作精神,用轻松开朗的口吻和丈夫交谈,她把生活的压力留在了自己心里,把轻松和温暖给了丈夫。当她对着话筒告诉丈夫“我和孩子都好,家里一切正常”时,她是幸福的,因为她的话带给丈夫的是电话另一边的放心,她的好换来的是丈夫在外的安心服役。

    运动场上,她展现如菊般的顽强和自信

W020200521790738341591.jpg
运动场上的飒爽英姿   

生活中她是坚强的,这种坚强使自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走进了运动场。那是1998年深圳市首届残运会,王路华在残联工作人员的鼓励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参加了市残运会,从此开始走上了射击之路。当时面对众多的比赛项目,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射击。十年来,她坚持拼博,积极参加各类体育赛事获奖,成为宝安残疾人人人皆知的射击能手。

    说起为什么选择射击时,王路华说:因为我爱人在部队当兵,每年我都要带着孩子到部队探亲,每当看到战士们英姿飒爽的背着枪去训练时都非常羡慕, 当机会来临时我就报了射击项目。也许是天赋所致,第一次比赛王路华就初战告捷获得冠军,从此开始了她的运动生涯。

    王路华在训练时非常刻苦,她惜时如金,一天当三天用,每天8个小时的训练基本上就不动地方,象一尊塑像坐在训练馆,上子弹、抬手、瞄准、扣板机,一个简单枯燥的动作每天重复着,经常是练得手疼得抬不起来了,才肯放下。连她的教练都感慨地说:想不到遇上这么好的运动员!虽然腿有残疾,参加训练也很辛苦,但这项运动却给她很多收获。9年来她参加国内大小比赛10多次,多次获得冠军。

    1998年深圳市首届残运会女子小口径步枪冠军;2002年11月,在广东省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女子射击项目一金两银;2003年4月,在2003年江苏举行的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射击比赛混合组运动手枪项目SH1组别比赛中获得第四名,与钟亚军、倪河东合作获混合组运动手枪团体项目SH1组别第一名。2006年12月,广东省第5届残疾人运动会囊括了女子射击项目一金一银一铜三块奖牌。2008年7月,深圳市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她获得了气手枪和气步枪两项射击冠军。

    笔者曾有幸参加2008年深圳市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当时王路华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天,笔者和宝安残联的几位工作人员,现场观看了宝安残疾人运动员的比赛过程。这时的王路华正在参加比赛,射击比赛室内笼罩着安静、紧张、激烈的气氛,深圳各区的运动员们分组排开,正在全神贯注投入比赛。这时的王路华,一身素白的运动服,短发,她一手握抢,眼睛瞄准目标,表情平静、气定、投入,一改平时的热情和笑容,偌大的一个比赛场地,仿佛只是她自己一人存在,她做到了忘我、投入,表现了一个射击手的专业和敬业,更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独特的女性之美。那次比赛,她连获气手枪和气步枪两项冠军,深圳市残联理事长在比赛结束后亲自为她颁发奖牌。那时,她的笑依然如菊,清甜、动人。

W020200521790738409197.jpg
接过残奥会火炬那一刻的王路华(左一)笑容非常灿烂

    由于在运动场上的突出表现,2008年8月,王路华有幸被选为北京残奥会火炬接力“时代风采线”首站——深圳站的火炬手,她同深圳的70名火炬手们,共同见证了北京残奥会圣火“时代风采线”传递的激动时刻。在历时1个多小时,残奥会广东深圳站火炬传递在民俗村内的百艺广场圆满结束。“在电视上看我跑得怎样……啊?很傻啊?哈哈……”王路华8月30日完成火炬传递后第一时间打电话回家,当听到家里人讲述她在电视上的表情后,她不禁大声地笑了出来。王路华说:“被选为残奥会火炬手,心里特别高兴,所以特地安排家人在家里看电视,也有到现场来加油的。”从深圳民俗文化村高山寨到泥寨只有50米,但残疾的她,却怀着多于健全人的顽强一步一步、吃力地完成她光荣的历程。当把第29棒火炬点燃时,她幸福地向两边的观众挥手。王路华传递残奥会火炬的照片,曾被2010年宝安区残联创办的《荷秋藤》杂志作为封面,她火炬传递的风采为宝安的残疾人朋友曾带来了长久的感动。

    不过,王路华的射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也有失手的时候,最让她铭心刻骨的是刚学射击不久的2001年,代表广东队参加在西安“远南”国际比赛中国选拔赛,获得女子气手枪第四名,仅因一环之差,与国际大赛失之交臂。那次比赛失利后,王路华吸取教训,认真打好每一枪。作为半路出家的业余选手,王路华的下一目标能够在更多赛事,代表残疾人拿到更多的奖牌奖杯。

    爱心妈妈,芬芳人生路上洒满爱

W020200521790738581942.jpg
充满母爱的微笑

    菊花,在霜中傲雪,在灿阳中吐露芬芳。作为母亲,王路华用自己的勤劳和顽强,带着女儿一路走来。“我不会刻意去要求女儿什么,一切顺其自然。”作为母亲,在王路华的教育理念中,不会给孩子施加太大压力。女儿现在宝安新安中学就读,学习成绩中等。受她的影响,女儿爱好各类体育运动,尤其钟爱跆拳道,年纪不大,已经是黑带二段,作为母亲,她感到十分的自豪。对待女儿,她如菊般朴素的爱与宽厚,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温暖的家庭环境。

    2003年,丈夫终于从部队转业,在深圳宝安作了一名刑警。丈夫的转业,使这个温馨的小家更加完美。这时的他们一家人终于在一个品质楼盘购买了新房,在宝安过上了安定和睦的生活。碎花棉被、格子窗帘,每个早晨阳光都会透过窗子洒进这个温馨的家。但是,由于丈夫特殊的工作性质,工作时间没有规律,并且因为侦察破案常常要出差和加班,这时候,王路华没有一丝怨言,她理解丈夫的工作,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支持着他,并用自己的方式热爱着这个家,为丈夫和女儿营造了一个充满和谐和爱的家庭氛围。她对家庭默默的付出,对女儿的爱,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注。2009年5月,王路华被宝安区妇联评为“宝安区最具信念母亲”。荣誉来之不易,荣誉的获得承载了她多少的艰辛和付出。

    近年来,为了过上规律的生活,照顾好家庭,王路华转让了自己当初开办在宝民路上的小店,曾又先后在区残联机关工作,后又到沃尔玛商场担任播音员的工作。2006年,深圳市残联统一选聘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她非常感兴趣,认为属于自己的又一个择业机会来了。

    她积极报名参加了考试,最终成为新安街道宝民社区的一名专职委员。自下岗后的多次工作变动经历,最终在2006年找到了一份心灵上的对于工作的归属感。对于她来说,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她认为为自己居住社区的残疾人服务,是一种幸福。

    对待女儿王路华顺其自然,对待别的孩子她也充满爱心。斌斌是宝民社区先天性智力障碍的残疾儿,2008年9月斌斌从深圳元平特校毕业后,面临走上社会。知道他会叠衣服后,她不辞辛苦、冒着别人冷眼先后跑了多家大型超市,最后终于在宝城的家乐福为斌斌联系到了一份工衣房工作,让斌斌走上了自食其力之路。后来知道斌斌有精力做更多的事,后来又帮他在职康中心的庇护工厂找了份工作。如今的斌斌经常自豪地介绍自己说:“我现在打两份工哦!”

    由于王路华自身对任何事物都抱有的一种热情认真劲,她在社区残协的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宝民社区有25位残疾人,每位残疾人的家庭状况她都掌握的清清楚楚,哪位残疾人就业了,哪位小朋友入学有困难了,哪家的伯伯又生病了,她都是第一时间去家访,谈心,帮助协调,联系并解决问题。仅残疾人就业方面,她就先后帮助30名残疾人联系到了工作。以她的话说就是“残疾人要自食其力,才活得体面和有尊严”。很多次,她总是在街道残联的支持下,带领辖区内的残疾人朋友和家属,外出开展联谊活动,引导残疾人朋友走出社区、走出街道,走上舞台,体现自我、融入社会。她会为了一名残疾人朋友的残疾人证或者乘车卡丢失了而着急,为了哪位残疾人朋友情绪不好而想尽开导办法,从细微处带给大家亲切的关爱,以自己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残疾人朋友,大家都热情地称呼她“知心姐姐”。在残联系统,王路华为宝安区残联历届主席团委员、宝安区肢体残疾人协会副会长,2010年她被区残联评为“优秀社区残协专职委员”。

    在生活上,在工作中,在社会的舞台上,王路华始终全情投入爱去经营着,付出着,开心着,用爱和坚韧塑造自己的美丽人生。生活并定居深圳二十多年的她曾经坦露心境,在她广东老家五华县,那美丽的山坡上,春天里开满了生机勃勃充满了芳香的花朵,安静的河流,绿荫如织的青草地,繁盛的林木,寻找虫子的农家鸡,都是她向往的心灵情结。虽然自己已不再年轻,但是心意却从未改变。是的,对于一个朴素如菊的女子来说,那些纯朴的美好,成就并丰盈着她的人生。常常在假期里,她们一家三口会从深圳开车回五华,车轮越过高速,奔向纯朴自然的那片农场,这时候的她,是幸福的。幸福的背后,又是多么的引人寻味。

W020200521790738751976.jpg
幸福的一家人。有着恋乡情结的路华2011年春节和丈夫女儿一起在五华老家过了个愉快的年。

(宝安区残联 谭智敏/文 图片提供:王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