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岭南树桃李 一十九年自成蹊

2014-03-07

 2014年03月07日 星期五 深圳晚报

深圳晚报记者 沈荣

 W020200521788422004114.jpg

何小玲,1976年生人,2004年从湖北来深圳,当年8月进入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任教,现任学校智障教学部主任。先后获得市委教育工委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深圳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广东省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先进工作者“突出贡献奖”和深圳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来深圳十年,赞美他人是她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因为赞美的对象有着太多异于常人的地方;她容易被感动,因为孩子们的纯真;她是一名教师,但不求桃李满天下,只愿帮助孩子们得到应有的爱,她就是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智障教学部主任何小玲。

父亲一句提议 结缘特殊教育

学生时代的何小玲成绩优异,可命运似乎跟她开了个玩笑。1991年,一次考试发挥失常,何小玲选择了中专,可到底要学什么,她也拿不定主意。此时,何小玲的父亲提了一句,“你想不想教聋哑学生”?一听这话,何小玲回想起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的聋哑人,心生同情,如果自己学会手语,能跟他们交流,感觉也不错,何小玲由此走上特殊教育这条路。

经过仔细考虑,何小玲选择了襄樊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主修听力障碍教育。1995年,何小玲回到宜昌,在当地一家特殊教育学校开始自己的教学生涯。2004年,由于丈夫工作变动,何小玲离开工作了9年的宜昌特殊教育学校。同年8月,何小玲通过考试,进入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重拾“老本行”。

虽说职业并不陌生,面对的学生却不再是单纯的听力障碍,教学内容也扩展了,她不得不应对新的挑战。慢慢的,何小玲融进了新的圈子。刚来学校的几年,何小玲还当起孩子们的保姆,午饭时间陪着他们吃饭,睡觉前要帮他们洗澡,等到他们完全睡下了,陪伴自己回家的只有疲惫的身体和静静的灯光。

走进孩子心里 换来时时感动

何小玲与学生之间的故事有一筐,离不开的是“感动”二字。

一次,何小玲正在电脑前办公,一个细小的声音传来,抬头一看,一个小女孩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纸团。何小玲招呼着她进来,小女孩打开纸团。“老师,这是我种的薄荷,这些送给你,拿回家给妹妹蒸鸡蛋吃。”何小玲瞬间红了眼眶。

鉴于智障孩子的特殊性,学习文化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核心是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让他们自立。一直以来,何小玲也是这么做的,但当她走进家长的世界时,她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何小玲说。“我从未考虑过离开,这将是我终身的事业,也希望看到更多的孩子能够快乐成长,适应社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何小玲表示。

性格开朗、理性、精明方言湖北话,带有四川话的味道 口头禅搞么事?没问题!

 

荆楚大地巾帼记

荆楚大地,九省通衢,商路繁织,自古繁华。大江穿巴峡巫峡,文脉绕武当黄鹤。此地女子,宜室宜家,烹小鲜不足以表其才,处大事自可以见其美。越长江到珠江,多为不拘陈见,心思超俗者。居南海畔沐东方风来,随新城造百年大业,及至新世纪到来,鹏城已遍植荆襄繁花。

 

(责任编辑 温凯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