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生心理障碍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2007-07-19

 
 
    盲童学生由于视觉功能的缺陷,不仅给学习、生活和社会交际等各方面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也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根据北京医科大学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对部分盲校盲童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及我校对部分学生心理测评的研究结果表明:20岁以下的盲童在情绪特征、人际关系、自我意识、性格意志等方面同明眼儿童相比都有一定的差异 :表现在情绪不稳定,认为自己情绪经常变化的盲童占41%,高于明眼儿童对照组的29%,有27%的盲生在街上行走时心情处于紧张状态,47%的盲生敏感,常感觉自己在公共场合受到别人注意。在人际关系方面盲生中有孤僻倾向的占18%,有23%的盲童只愿与盲生交朋友,而不愿与普通儿童交往。在自我意识方面,只有4.5%的盲生对自己的失明能够做出良好的心理调整,7%有退缩人格依赖心理,27%自卑心理偏重,在个人意志方面,盲生的独立意向较差,能有这种独立意向的盲童仅有17%。明显低于对照组明眼儿童的35%。

    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尽管视力残疾儿童的心理发展趋势与普通儿童的规律完全相同,也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制约,但盲童相对明眼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过分焦虑、依赖、自卑、呆板、孤僻、退缩、敏感等人格倾向,应该引起我们广大盲人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因此,如何加强盲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盲校在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和紧迫的问题。本文将从盲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其原因和盲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措施等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同行共勉。

     一、盲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

     盲生心理问题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性格偏执、孤独、冷漠,过分自尊而又自卑。人的性格的形成既来自于遗传基因,又受外界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在盲童中,有先天性盲童,也有后天性盲童,他们在性格上和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有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先天性盲童的心理问题较多地表现在偏执、倔犟和冷漠;后天性盲童中的心理问题较多地表现出自卑、孤独和敏感多疑。先天性盲童由于生来就已经是双目失明,对外界环境了解少,信息量缺乏,认识事物,看问题更容易片面,正所谓“盲人摸象”,久而久之,便容易形成上述的心理特征。后天性盲童,或有残余视力的盲童,对自然环境和事物有较多了解,但视力的残缺和丧失,使他们一方面既要承受失明所带来的困难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又害怕别人的歧视和嘲笑,因此,形成自尊心和自卑心并存的一对矛盾心理,并衍生出疑心过重的心理特征。 

     2.依赖、自私,缺乏竞争意识。由于从小受到周围人的关心,帮助和家长的过分爱护,长期生活在爱的“笼子”里,个别盲童滋长出惰性,自己能干的事不愿干,有的甚至认为我是盲人,理应受到别人的帮助,如老师带他去公园玩,别人牵他们过马路等在他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事,而要他帮助别人时,却认为是不应该的,如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老师给任务要他帮助别人时,则表现出不太高的积极性。
 
     3.行为粗鲁,容易发怒。有些盲生没有正视自己的残疾,而把视力残疾看作是一种不公正的“人祸”或归罪于自己的父母,便以破坏,发怒来抵消和改变其生活、学习的迷惘,并常常表现逆反心理,明知这样做是错的,偏要去做,老师越要批评,他越不听,这一现象在盲童中并不少见。 

     4.对前途过分焦虑,缺乏自信心,感觉精神空虚,无所适从。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未来便有所憧憬,但由于视力缺陷,无法施展才华,常感到前途无望,目标渺茫,或是担心未来的工作或是担心未来的婚姻家庭生活,因而心理不能放松,时时处于紧张、焦虑之中,或是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不太满意,但又很无奈,或是遭遇了不公平的待遇,于是对什么都失去兴趣,都觉得“没劲”,生活感到空虚,精神十分倦怠,无所适从,甚至常常失眠,内心非常痛苦。

     此外,有个别盲生还表现较强的嫉妒心理,患有多动综合症等。

     二、盲生心理问题的归因

     1.盲童自身生理缺陷的影响。盲生由于视力障碍,很难了解外界环境,很少与正常人交流,社会活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信息量较少,当他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往往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样样不如人,从而精神不振,产生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丧失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对任何事物都觉得不顺意,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表现无所适从、粗鲁、易怒等异常心态。 

     2.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是塑造儿童个性、形成品质,养成习惯,发展能力的重要场所。父母或养护人是第一任导师,是盲童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因此,家长的心理状态和家庭教育对盲童身心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有的家长能正视盲童的生理缺陷,冷静考虑教育方法,研究盲童生理、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缺陷弥补措施,在家长的影响下盲童会得到正常的发育和发展。但有的家长宿命论严重,认为失明是前世作孽,老天报应,羞于让孩子见人。他们常常把盲童藏匿起来,甚至对外不承认家中有盲童,以致造成盲童十分自卑。有的家长自身患有严重疾病或本身就是盲人,家境贫困,无力教养子女,对盲童态度冷漠,甚至视为累赘。盲童由于得不到父母抚爱和家庭温暖,就容易产生孤僻、多疑、冷漠等心理;个别家长本身品质恶劣,经常喝斥、责怪、打骂虐待盲童,这样家庭容易使盲童向胆怯、怯懦或残酷无情两个极端发展,造成异常心理。也有父母负罪感严重,认为子女的视觉障碍的痛苦是自己造成,深感内疚,总觉得对不起孩子。他们对孩子千依百顺,过多地代劳,过分地保护,以至造成盲童依赖、懒惰、自私等心理。

     3.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上个别人对盲人存有偏见,歧视或疏远盲人,甚至对盲童挖苦、嘲笑,致使盲童心理造成伤害,导致失衡,产生不满,怨恨的情绪。
 
     4.学校教育不足的影响。
     
     ⑴当前在盲校教育管理中,几乎都是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从时空上限制了盲生的社会交往。长期以来,盲校往往从确保盲生的安全方面考虑,制定了较严格的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制度,如不准盲生随便走出校门,平时又由于经费问题,很少组织盲生到校外到社会去开展各项实践活动。这无疑让学生置身于一个与外界“绝缘”的环境里,把学生的交往空间局限于一方校园,交往时间局限于有限的作息时间,交往对象局限于一群盲人,这就限制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往往造成退缩、怯懦、恐怖等不良心态。

     ⑵重“智”轻“能”,重“智”轻“情”的教育,阻碍了盲生的全面发展,在内容上偏重于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忽视了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技术专长和个性心理的教育;在形式上,以课堂教学包办一切,使盲生的学习局限于呆板的书本知识,视野狭窄,外界信息不能及时传播,逐渐变得少见多怪,弱不经风。 在教育的方法上,由于教师缺乏盲人教育的专业知识,对盲生的教育往往采用正常儿童的方法对待,没有从盲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发展需要出发,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有的老师甚至“出言不逊”,挫伤盲童的自尊心。

     三、盲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环境和教育是个性心理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经常的,大量的,同时又是自发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只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社会生活环境则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因素,从学校到社会到家庭都要为盲童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才能潜移默化地对盲生施加影响,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⑴优化盲生家庭的教育环境。

     家庭是人出生后最先接触的社会关系,是人生活的第一环境,盲童在家庭中得到的经验以及所受的教育,对其心理的发展极具影响力。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的言行举止,教育方式在盲童的成长过程中,对盲童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盲校的教师,应主动加强同家长的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同时又了解盲生的家庭人员状况、经济状况和生活环境,建立学生家庭档案,并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议等形式,向家长介绍或传授盲童教育的有关知识、方法,纠正家长的异常心态,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和谐的亲情关系,提高家庭的教育水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⑵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创造良好 的社会教育环境。

     一方面,学校要通过政府、机关、团体、媒界等加强宣传盲人教育的力度,让社会了解盲人教育,关心、支持盲人教育,争取在康复、就业、扶残、助残等方面给予支持,消除对盲人的偏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以满足盲童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盲校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学会交往,学会生存,适应现代的社会生活,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认识人生价值,培养高尚情操,磨炼意志,从而摆脱孤立的心理隔阂,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

     ⑶建设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

     学校是盲童成才的基地,学校环境对盲生心理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教育的水平越高,对盲生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就越大,就越能促进盲生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违背科学的教育规律,不仅不能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反而抑制或摧残盲生健康心理的发展。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对盲童道德人格的形成、发展有独特的价值,能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 整洁、怡人的校园环境,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良好的教风、班风、学风、校风,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宽松的教学方式。丰富的课外文化生活等对盲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都会有重要的影响。为此,学校应该从盲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全体盲生在心理产生行为规范的认同效应,校容、校貌的陶冶效应,人际关系的凝聚效应,良好校风的导向作用。

     此外,教师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而学校要对教师进行盲童心理与健康教育的全员培训,让教师人人都懂得心理知识,人人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2.实行全面渗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1)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各学科的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途径之一,作为教育整体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当然不能脱离学科教学这一主渠道来进行单项活动,事实上在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是预防和解决盲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爱,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形成健康的个性。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通过教学不仅要完成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智力、品德的培养,还要完成对学生情感等非认知心理素质的培养,其最终目标也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全的人格,这与心理健康的目的是一致 。因此,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目标观,树立现代教学目标观,从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方面,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生理素质、认知素质、伦理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整体提高。其次,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如挖掘教材中的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使教材内容既有意义又有兴趣,以惊异吸引学生学习,以悬念维持学生的注意,以满足增强学生的自信,以情趣感染学生。同时还可利用各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如人物,事物等引导盲生自我教育,完善自我意识,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为他们提供生动有趣的健康成长的榜样和范例,消除不良的心理。再次,要重视音乐教学。音乐对调节人的和谐生活,治疗心理疾病有独特的效果,它可以丰富盲生的精神生活,抚慰心灵,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美好向往,形成良好的心境,而且盲童普遍对音乐有较大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他们潜在的天赋,通过音乐教学让其表现才华,愉悦心灵,激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2)通过德育活动来培养盲生良好的品德心理和生活习惯。德育是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德育工作是通过教学、管理、课外活动,环境塑造等多种形式来进行的,其中学生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是德育工作最关键的方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个性、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学校应调动团队、班主任、生活老师和其他教职工等多方面力量,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到开展专项的教育活动,都尽可能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用积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律、自尊、自爱、自强的良好品质。

   〔1〕为盲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培养奋发向上的精神。一方面教师要尊重爱护学生,对学生的教育方法要得法、得体,切忌挫伤他的自尊心,但对盲生的不良行为既不能迁就迎合,放松忽略,也不能简单粗暴、急躁、冷酷,而应耐心、细致、循循善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情和爱心。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引导,要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教育他们为了实现理想要有坚韧的毅力,要磨练自己的意志,做到自强、自立、自爱。同时用现实生活中,名人特别是残疾人成功的事例,去教育和鼓励他们,如史光柱、保尔·柯察金、张海迪、海伦·凯勒的故事对学生都有特殊的教育意义,此外,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残疾人和健全人都是社会中的成员,都具有同等的人生价值,获得的成功的机会也是均等的,并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与普通中小学生,解放军战士文艺联欢演出,参加市中小学合唱节比赛,举办盲校学生手工艺品展览,参加残疾人体育运动会比赛等,让学生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培养其自信心和进取心。 

   〔2〕要加强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盲童在家庭生活中,一般来讲,都很少劳动,即使是家务劳动也极少参加,有的甚至处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使盲童不自学养成一种对劳动的厌恶和对他人的依赖性。盲校在劳动教育方面,一要加强劳动观念的教育,要让学生逐步懂得劳动是人的义务,劳动创造世界,任何知识的获得和事业的成功无不通过劳动。当然,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方法,让学生听得懂,接受得了。二是要加强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他们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和劳动技术训练,在日常生活上,要放手他们学习自己照顾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公益劳动,如组织学生打扫卫生,建立种植、工艺、养殖、编织技术等兴趣小组,让学生通过参加小组的劳动,陶冶情操,增减劳动兴趣,又能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再次是走出校门,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工厂、农村、学校,了解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激发他们热爱社会,热爱劳动,为四化建设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3〕扩大盲生的知识视野,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评价能力。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一个人如果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观念都有重要作用。盲生由于视觉障碍,对社会缺乏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和观察,自我评价能力较差,我们要重视盲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注意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能力,使他们能够按照社会和集体的要求调节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性格,以适应自己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3)开设专项心理辅导,帮助盲生克服心理障碍。

    专项心理辅导,从其实现的基本途径来看,可以分为两条:一条是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上心理健康教育课,或心理辅导知识讲座,让学生 获 取一些基本的心理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能力以及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健全发展。另一条是针对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采取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等形式,通过鉴别、转介、诊断,干预等方法,消除其心理不适,防治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健康心理。这两条途径的功能 是互补的,前者是心理教育的途径,后者是心理咨询的途径,构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系统。心理教育侧重于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它的内容具有整合性,阶段性的特点,是提高盲生整体素质的最有效方法。心理咨询侧重于解决学生一般的心理困扰,鉴别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并对学习困难学生,情绪困扰学生、行为问题学生、家庭环境不利学生、生理困扰学生进行辅导,要求有专业培训的老师担任。从我们学校一年多的实践看来,两种途径都非常主要,缺一不可。
 
    3.从盲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1〕培养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盲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人在环境中生存发展,首先要有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一个连自己的生活都管理不好,处处要依赖别人,还怎么能在社会上生存,又怎么以谈到发展?因此盲校教育,首先要注重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上前盲校开设的盲人定向行动音标、家政音标、简单劳动课等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应加大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引导学生接受现实,正视现实。盲童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视力残疾引进,有些学生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整天沉浸在苦涩之中,其实,那只是毫无意义的心理反映,失明是不幸的,但无论你愿不愿意接受,宏观世界已经实实在在地降临到你身上,你只能接受,不能逃避。教师要采取疏导的方法,使其排除心理困扰,接受现实,改善适应能力,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3〕加强职业技术教育,让盲生掌握一技之长,盲生要走向社会,实现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关键是要掌握一定的技术专长。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看到时了前途和希望,真正感到自己和正常人一样具有人生价值,增强生活的自信心,这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总之,盲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盲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加强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扫除盲生的心理障碍,为他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使盲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等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⑴陈家麟著:《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⑵沈家英、陈云英、彭霞光著:《视觉障碍儿童和心理教育》,华夏出版社。
     ⑶莫雷等编著:《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原理》,暨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