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风山水间!你被这群“车神”刷屏了吗?
2025-07-07
山水为伴,风景做证。7月6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自行车赛事迎来高燃转场——公路赛正式鸣枪开赛!
这一站,来到深圳龙岗风景绝美的龙口水库,山水间骑行,浪漫与热血并存。三天时间、全新赛道,选手们用速度与坚持“飙出”属于他们的荣耀!
广东队霸气领跑
深圳小将闪耀赛道!
7月6日,H组与T组选手在龙口水库首次亮相,当天共决出28块金牌,成为本次残特奥会金牌“最密集”的一天。其中,广东队势如破竹,强势拿下20块金牌,包揽多个组别的所有奖项,战绩惊艳全场。
图:比赛现场
41岁的老将梁贵华在C2男子个人计时赛中摘得第二金,证明“年过不惑,依旧锋芒”。他坦言,成功来自“一日百遍”的训练与不懈坚持,从小的运动梦想,如今正靠着双轮丈量远方。
另一位广东名将王小梅,在C3女子组比赛中以均速40.068km/h冲线,勇夺个人第五金。
图:梁伟聪
而C1男子组的梁伟聪也再度封王,豪取第六金,刷新本届赛事个人纪录,用实力证明“冠军不是偶然”。
令人惊喜的是,18岁的深圳本地小将武文茜在T2女子组的首次登场中一举夺金,她笑着说:“练了两年,终于圆梦!”
还有东京残奥银牌得主孙变变,也在H5女子组成功卫冕。她评价龙口水库是“最美的沉浸式骑行体验”,风景与赛道都让人“上头”。
这条“上头”的公路赛道
藏着多少专业BUFF?
龙口水库赛道不仅拥有一流颜值,更具备专业竞技水准。全长7.6公里的环湖赛道,在升级改造中注入了众多“专业Buff”,为选手打造了一个既安全又充满挑战的竞技舞台。
赛道紧贴水库蜿蜒而行,车轮滚动之际,湖面波光粼粼,山影婆娑。选手在专注竞技的同时,也能沉浸于自然山水的壮美画卷中,仿佛在“风景里比赛”,体验别样浪漫与激情。
在场地升级过程中,建设团队重点优化了冲刺段盲区、连续弯道与大坝安全防护等关键节点,例如对1号岗亭处进行了拓宽处理,提升冲刺安全;在连续弯道区域加装高强度防滑盖板,防止滑倒;还在大坝背水坡设置1.8米高的防护栏,为高速骑行保驾护航。
不仅如此,项目还贯彻“高效节约”理念,采用耐久环保材料进行路面改造,提升施工效率与后期耐用性。这条“上头”的赛道,不只是视觉享受,更是专业与温度并存的骑行热土。
赛事保障方面同样细致入微。龙岗区水务局运用智能监测设备,对水库实施24小时实时巡查,并借助大数据分析科学调度防洪工作,为赛事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电力保障团队全程值守,配备应急供电设备,确保计时系统、通讯设备等关键设施稳定运行。
每1.52公里一个医疗点?
深圳赛事保障太让人安心了!
高温、体力透支、野外环境……公路赛的风险不可小觑。但龙岗的保障方案令人惊喜,甚至可以说是“贴心到发丝”级别!
赛事期间,由龙岗区卫生健康局统筹安排,共设1个医疗总站、5个固定点、1个机动队伍,每个医疗点平均覆盖1.52公里,比国际标准还要细致!44名医护人员全天候在岗,随时响应突发情况。
针对夏季高温,现场配备冰桶与冰水混合物用于紧急降温,还制定了对特殊群体的重点监测方案。此外,因野外环境蛇咬风险高,现场人员接受防蛇培训并配备抗毒血清,确保“十分钟内可完成急救与转运”。
6台AED除颤器分布在赛道关键区域,应对突发心搏骤停;所有药品严格区分,防止运动员误服产生反兴奋剂问题。医疗时间从每天7:15起,直至最后一名选手安全离场,真正做到了“全场景、全时段”守护。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作为后方医疗支援单位,提前与各代表队沟通选手病史,定制个性化健康服务。全流程、无死角的守护,为残特奥会这场体育盛事注入了强大信心与温度。
每一次冲刺、每一滴汗水,都是对极限的挑战,对生活的热爱。在这片风景如画的龙岗山水之间,残特奥会选手们用速度与坚韧,为我们诠释了什么叫不止于竞技,更高于拼搏。
而在他们背后,还有无数默默付出的建设者、保障者,用心搭建每一段赛道,用爱守护每一次出发。他们共同构筑起这场最有温度的赛事现场。
你被哪位选手的故事
感动到了?
你最想在哪一条
“深圳赛道”上骑一圈?
来源:晶报 羊城晚报 龙岗融媒 公众号“魅力全运 活力深圳”
(责任编辑 萧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