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小时义工服务背后的真实——龙华区残障者家庭援助故事

2022-04-18

残障者或因行动不便,或因认知障碍,导致日常生活各方面均需要亲属照料。残障者亲属(照护者)是长期居家照顾残障者的核心力量,而对他们来说,“休息”是个奢侈品,外人很难理解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劳累与疲惫。

2020年7月,深圳市龙华区残疾人联合会向各街道残联发布《龙华区“有爱无碍”残障者家属援助计划实施方案》通知,精准帮扶残障者及其家属,满足龙华区困难残障者及其家属多元化服务需求,营造弱有众扶的社会氛围,减轻照护者压力。两年来,义工服务60户家庭逾6000小时。数字背后是一户户援助家庭实实在在的改变,一次次援助义工的贴心举动,一张张援助对象的笑脸,这些都成为了援助计划最温暖的注脚。

其中,龙华区民治街道公共服务办(残联)自计划启动后迅速行动,通过民生微实事立项申请,筹措资金,整合资源,号召社会力量,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联动。而深圳市思健家庭和谐促进中心作为承接方,共同参与搭建龙华区民治街道残障者家属心理、社会支持平台,切实舒缓残障者照护者的照护压力。

民治街道的Z叔和小P家庭是援助家庭的缩影,他们有着相似的困境,但生活也都因援助计划产生转机。

Z叔家:来了两位会讲粤语的义工

Z叔年逾六十,因出生后脑膜炎导致一级残疾,脑瘫和肌肉萎缩,无法站立,不能自理,不会表达。父亲早逝,唯一的弟弟也于前几年因病过世。Z叔一直由八十岁老母亲Z奶奶照顾,但Z奶奶身体每况愈下,越来越力不从心。Z奶奶说自己做家务都吃力,希望有人帮忙做做吊扇、油烟机、厨房和卫生间这些需要爬高踩低弯腰费力的清洁工作,最好还能陪着说说话。

微信图片_20220419092021.jpg

但在招募义工时,遇到了一个难题,Z奶奶只能粤语交流。既要会说粤语又要住在附近又要擅长做家务的义工,还需要尽快上门,有这么精准匹配的吗?援助计划项目组相信事在人为,多头行动多方联络多渠道宣传,只为寻找最合适的义工。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上芬社区发布招募信息后,可遇不可求的琼姐出现了。

琼姐来自广西,会说粤语,做过老人陪护,平时会做家政零工。琼姐向项目组讲述了自己陪护这位老人的故事,老人衣食无忧,但亲人不在身边甚是孤独,所以自己很能体会到Z奶奶的处境。琼姐也曾得到过社区社工的帮助,看到社区发布援助计划招募义工的消息就马上报了名。

无巧不成书,会讲粤语的义工一来就来了俩。不久后铭哥出现了。铭哥非常细心。他发现快中秋了,就带茶叶给Z奶奶;看到家里有蟑螂,就带蟑螂药放到厨房,发现效果不错,下次继续追加。此外,他把每次上门的服务表格文档都做得详细规整。

琼姐娴熟的家政技能让Z奶奶家的油烟机、吊扇、卫生间焕然一新,有时候琼姐女儿也来当小义工帮忙。义工们在家务之余陪着Z奶奶边看电视边聊天,Z奶奶每次都看珠江台新闻、《七十二家房客》等粤语节目。Z奶奶会聊起早逝的小儿子带自己去京基大厦、地王大厦等摩天楼上面观光;聊起自己身体病痛,去医院没做成手术转而看中医吃中药;聊到右眼肿痛不舒服,在贴药膏。两位义工也分享自己家人的照片,比如小侄子出生照,还会特地带上平板电脑给Z奶奶看得更清楚点。Z叔因无法站立,坐卧在地垫上,听着大家细细碎碎地聊天。天气转凉后,就加盖一床被子,Z叔在聊天声中渐渐发困睡去。一股融融暖意从这户城中村老房子中升腾飘荡出来。

陪伴是对老人最大的心理安慰。Z叔和Z奶奶相伴相依地过日子,而援助计划义工的定期到来,让平常的日子少了无望,多了期盼;少了冰冷,多了温情。

小P家:你们真的能帮到我吗?

小P被诊断为精神二级,伴有癫痫。因为健康状况,平日很少出门,少与外界接触。二十余年来,生活起居一直是P妈妈照料,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在长期的照料生活中,P妈妈倍感压力,精神和身体状况也不好。P妈妈每个月都需要到福田医院取药,两人份的药,沉甸甸两大袋子。

民治街道残联职康中心工作人员上门家访时了解到情况后,将小P家纳入援助计划中,安排义工持续上门。义工们轮流与P妈妈一起坐地铁到医院取药,分担药袋重量也分担精神压力。此外,义工们还在小P生病住院时前往探望,在P妈妈深感无力之时陪伴倾听,节日包饺子送上门传递浓浓温情。

微信图片_20220419092025.jpg

2021年9月20日即中秋节前一天凌晨,小P突发癫痫,P妈妈手忙脚乱地把儿子送到市二医院急救。看到小P躺上病床,P妈妈感到巨大的疲累感袭来,“走路脚都拖不动了,一点力都没有”。P妈妈终于腾出手来拍个视频发到自己家庭的上门义工群里,视频中小P躺在医院急救室里已陷入昏迷。

义工们看到消息后非常关切,“现在好点没?”“现在情况怎样了,病情严重吗?”“看到心疼”“你怎么样了?”“在市二医院几楼,我下午过去。”义工们一边持续在群里关注她,一边决定即刻去医院看望。小P头部病灶增多,出院后状态反复又入院。云姐对P妈妈说:“如果你现在需要帮忙,你就说一下,我这里过去很近。”一句话,有如定心丸,P妈妈动情地说:“你们已经够好了,非常感动!”

冬至节日当天,义工们特地包了饺子送到P妈妈家,和小P一起过节。义工们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支持着P妈妈,不让其觉得是自己一个人在面对。而小P也被义工们的爱心举动感染,主动提出约义工们去深圳湾公园。

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小P家的持续上门义工有云姐、华姐,两位都是资深义工。她们退休后,继续在自己岗位和志愿服务领域发光发热,“不是在做义工,就是在去做义工的路上”。她们将助人举动融入日常生活,给身处困顿的家庭带去不间断的温暖、力量和希望,用心用情用行动诠释“助人为乐”。也正基于此,“做一辈子好事”不再是“难”事,而是快乐事。

信任珍贵如金。义工上门之前,P妈妈对服务计划将信将疑,“你们真的能帮到我吗?”。项目工作人员耐心解释服务计划前因后果,P妈妈终于接受上门服务。援助计划综合考量每一户援助家庭需求和义工擅长、居住距离等实际因素,最大程度精准匹配。当义工们每一次都如约上门,P妈妈感受到了义工和项目工作人员真诚、持续的关注后,逐渐接纳了大家,接纳了援助计划。

微信图片_20220419092000.jpg

龙华区残障者家庭援助计划是由龙华区慈善会•龙华政协委员慈善基金、龙华区残障者家属援助基金资助,龙华区民政局(残联)倾力打造的公益助残项目,为残障者家庭提供上下学接送、上门陪护、出门护送、成长增能、家属互助、共享蓝天、个性化服务七大暖心服务,旨在帮助残障者家庭减轻照护压力,走出家门,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开展以来,获得好评无数,取得成效如下:

一是残疾人家庭有了欢声笑语。志愿者走进残疾人家庭,和他们拉家常,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增加了人气,打破了原来沉闷的家庭气氛,让家庭有了欢声笑语。

二是让残疾人有机会走出家门。让长期卧床的残疾人走出家门,民治街道小J家属感谢援助计划,让他的孩子开始走出家门,慢慢融入社会。

三是有力促进残健共融发展。参与家庭援助计划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极大促进了残健共融程度,提高了社会包容度,为龙华打造“弱有众扶”的民生幸福标杆城区做出了贡献。

四是提升残疾家庭照护能力。志愿者给残疾人家庭照护注入希望,解决残疾人日常急需,减轻家庭的照料负担,解放家庭生产力。残疾人身心得到关爱、尊重、慰藉,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是激发了残疾人对生活的热爱。带领残疾人和家属参加户外活动,共享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未来,龙华区残障者家庭援助计划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残障家属们有一个休息的机会。让亲人放假,温暖有爱不放假。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以上均为化名。)

龙华区残疾人联合会/文图

(责任编辑 温凯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