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职康中心开展非遗布艺手工包制作小组活动
2025-09-19
近日,光明街道残疾人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庇护工场暖意融融,为期5天的“非遗布艺手工包制作小组”活动圆满结束。5名中心残疾人通过5节系统课程,从初识布艺到独立完成新中式手工包,在穿针引线间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实现技能与信心的双重提升。
图:残疾人沉浸式参与非遗包制作学习活动
活动以“趣味破冰—技能教学—创意实践—成果展示”为主线,层层递进。首节“布艺拼图”破冰游戏中,残疾人协作拼接传统纹样布料碎片,快速打破陌生感,100%完成度为活动奠定良好开端。随后,缝纫师傅刘振齐现场示范平针、回针等基础针法,社工通过“示范—实践—纠正”三步教学法,重点指导藏针缝、锁边缝等复杂技巧,帮助残疾人从“针法错误率30%”到独立完成布料裁剪、图案绣制。在分享环节,李如芬分享“柿柿如意”“吉祥云纹”等寓意美好的包身图案,将文化认同融入创作。
图:非遗布艺手工包制作团队精美作品展
成果展示环节,“非遗布艺展”展台陈列的5件手工包各具特色:流苏摇曳的边角,尽显新中式韵味。残疾人主动分享设计理念“‘柿柿如意’象征吉祥,希望每天用它都有好心情”。活动目标达成率100%,5名残疾人均独立完成成品,满意度问卷回收率100%且均为“非常满意”,80%残疾人能完整描述制作流程。
“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学习,更是文化自信的培育。”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通过“理论+实操+展示”模式,让残疾人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价值,未来中心将持续探索“非遗+康复”服务模式,为特殊群体搭建更多文化融入与自我实现的平台。
光明街道残疾人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 供稿
(责任编辑 廖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