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减压手工,积极快乐生活——沙头角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民生微实事桥东社区社会心理服务
2022-10-09
为丰富辖区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锻炼手、脑、眼等身体器官的协调合作能力,在手工制作过程中放松身心、收获快乐、提高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保持身心健康,提升幸福感为目的“做减压手工,积极快乐生活”的活动于9月22日至9月23日,在中心多功能厅分场次开展。
本次活动由沙头角街道桥东社区党委主办,沙头角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承办,中心特邀国家心理咨询师邵老师来面向辖区残疾人授课,满足辖区残疾人的需求。中心在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和安全风险防控把关的前提下,精心安排,积极宣传,分场次、有序组织开展。
活动开始,邵老师首先通过PPT向大家讲解了什么是艺术治疗、什么是手工创作、手工创作过程中立体化、精确化、个性化所表现出潜意识的想法。通过邵老师的讲解,让大家了解到,艺术治疗是通过艺术的方式,来传递和表达内心世界,进而释放消极和不良情绪,使人变得乐观开朗和健康是心理治疗中的一个常见的治疗方法,又称为艺术心理治疗,手工创作又是艺术治疗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科学的手工创作治疗可以更高效地解决许多心理问题。
授课现场
接着,邵老师又给大家讲解了,染纸、服饰(胸花、毛衣链)、串珠、扎染制作等各类手工的制作的方法。在讲串珠制作时,老师详细讲解了如何封珠、加减珠、转方向、接线等;教染纸时,老师强调,先由大再到小,明白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再熟练和精细;在学习服饰制作时,老师认真的讲解制作胸花、毛衣链的方法、要点及制作步骤、耐心地进行示范;在讲扎染制作时,老师介绍了扎染的文化,给大家讲解了扎染的几种捆绑方法,让大家了解扎染的“扎-浸-染-拆”四个步骤,手把手教会员如何扎结和染色。
分享手工快乐
大家自己动手,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制作出一件既有意义又赋有想象力属于自己独特的作品。活动现场大家互帮互助、相互学习交流,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下,都做出了自己的作品。残友们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精美成果都十分开心,同时拥有一份小小的成就和自豪感。
整个活动过程中,大家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互动、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大家通过手、眼、脑的紧密结合,调动了大脑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引发手工制作的创作力和表现力。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让大家在紧张的生活之余缓解压力、在探索和发现手工的乐趣中,感受手工制作的魅力,丰富了文化生活,增进交流,团结合作,对培养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供了自我价值的平台,收获手工制作带给自己的快乐。
盐田区沙头角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供稿
(责任编辑 廖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