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村日照中心庇护工场康复治疗同步就业帮扶受欢迎

2023-04-20

为了促进中心会员灵活就业,同步促进会员康复治疗,2023年2月下旬以来,楼村社区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简称“楼村日照中心”)持续开展庇护工场30余场次,会员参与达200余人次,所加工的手工产品包括数据线、密封条、电子连接线、礼品纸袋等品种,加工收入近千元。

楼村日照中心主任筹备庇护工场的整体规划与实施,其他五名工作人员经过访谈,并结合会员实际情况,从十余种手工品中筛选出适合会员动手的四种。经过努力寻找,多方链接资源,已找到较为稳定的货源,可以持续提供加工产品。中心康复师根据会员的身体健康状况,结合会员各自康复需求,指导会员在手工品加工过程中适当融入康复治疗元素,促进会员手、眼、脑协调,通过身体的各部位适度配合,牵引手指关节、手腕、手臂协调运动,从而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会员参与庇护工场制作手工品.jpg

会员参与庇护工场制作手工品

在庇护工场手工品加工过程中,会员相互协助,积极沟通与交流,促进了解与信任,相处友好和谐,丰富了精神生活。最后,会员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报酬,不但提升了就业能力,还增加了小小收入。庇护工场开展两个月以来,深受会员欢迎和好评。

社工在工厂挑选合适会员的外发手工品.jpg

社工在工厂挑选合适会员的外发手工品

楼村日照中心有常规会员40人,会员结合自已的喜好和意愿,有时间且有能力参与庇护工场的有7人左右,日常参与庇护工场手工品加工2小时。华华是其中一名年轻会员,她因病致双手行动不便,左手尤其无力,触感弱,在中心康复师的指导下,华华积极参与庇护工场手工制作,左手协助右手取物资,拿工具,再相互配合达成目标。

在制作纸袋时,她需要先将两条约五寸长的缎带穿过纸袋的四个孔,再将缎带的末端用特制的胶水粘合在纸袋上。在社工的鼓励下,华华经过尝试,慢慢地完成了首次挑战,然后,她继续尝试,感觉越来越顺,而且左手也能适时地配合右手完成整个纸袋制作。后来,她不仅自身获得了的成长和进步,也收获到了大家的赞赏,同时收到了小小的劳动报酬,笑容像花儿一样美。

华华在手工制作中.jpg

华华在手工制作中

作为残疾人专业社工服务机构,深圳市北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驻点楼村日照中心的专职工作人员致力于专业服务,使有需要的服务对象获得温暖和发展。

楼村社区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 李凤玲 供稿

(责任编辑 廖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