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无障碍环境建设效果如何?深大学子体验“轮椅上的半天”

2025-04-15

2025-04-14  读特客户端  记者 陈雯莉

  如何让城市无障碍设施更便民?4月14日,记者从“轮椅上的半天”无障碍公益基金获悉,近日该组织与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协会联合发起第68期“轮椅上的半天”无障碍体验活动。50多名大学生变身“无障碍体验官”,通过宣讲讨论、轮椅出行等方式,实地调研城市里的无障碍环境,助力推进全龄友好社会建设。

第68期“轮椅上的半天”无障碍体验活动从深圳大学西丽校区出发。

  活动当天,参与无障碍体验的学生在出发前先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轮椅上的半天”无障碍公益基金主任、活动发起人吴浩波给学生介绍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相关标准及实际运用情况。他表示,无障碍环境对老、幼、病、残群体十分重要,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之下,应以“通用设计”代替“特殊化标签”的标准去看待无障碍设施建设。

  此外,深圳大学法学院学生侯启雯现场分享了“无障碍法规政策解读与案例解析”,并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核心条款。

吴浩波在给学生们介绍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宣讲讨论后,沉浸式体验活动正式开启。在吴浩波的指导下,学生们分成四人一组,使用电动轮椅前往深圳的电影院、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实地评测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

  据了解,参与评测的学生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相关法规和标准,重点观察影院内无障碍坐席的分布是否合理、过道通行宽度是否符合规范、无障碍卫生间空间是否充足以及坐便器两侧的安全抓杆是否合理设置等细节。按照活动要求,学生们在体验过程中遵循“自主开口求助”原则,以亲历视角还原残障群体日常出行的现实挑战。

学生在影院里评测。

  “我们去的那家影院,工作人员态度有些敷衍。当时影院有活动,工作人员基本无暇顾及我们的需求。”学生小张(化名)表示,在实地调研中,他发现有的影院缺少无障碍观影座席,有的影院甚至没有建设无障碍卫生间。

  学生们还同步体验了公共交通的无障碍服务。据参与评测的学生讲述,地铁的无障碍服务可以提供较高的便利性与系统性支持。小黄(化名)表示,在其乘坐轮椅进入地铁站时,地铁司乘人员提前用对讲机协调接应,全程护送轮椅换乘,真正把尊重落到了行动里。另一名学生小莫(化名)则对陌生人的帮助印象深刻,“地铁安检员主动开辟绿色通道,路人见我们的轮椅被障碍卡住了立刻上前帮忙,这些细节说明无障碍不仅是硬件改造,更是人心的温度。”

工作人员帮助乘坐轮椅的人士上地铁。

  体验活动结束后,学生们通过座谈分享了各自的评测经历。吴浩波表示,无障碍不是特殊需求,而是每个普通人都可能需要的权利。当前无障碍环境建设仍有提升空间,公众认知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希望大家从自身做起,将相关法规和标准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平等视角提升社会包容度,助力深圳的无障碍环境建设。

(责任编辑 黄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