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龙:“无臂书法家”以心为炬,照亮文明之光

2025-04-21

折翼少年的书法逐梦路

  6岁的一场电击事故,让他失去双臂,他却练就了“一嘴”好字,以口“握”笔,成就自己的写意人生;向阳而生,他更投身助残事业10余载,助残济困,为残障人士撑起了一片天空,他就是深圳市龙华区残疾人服务协会党支部书记何子龙。

  何子龙:

  我一年级的时候是用脚写字的

  但是后来由于这个冬天

  光着脚写字太冷了

  然后就改用这个嘴巴来写字

  会有些(难)

  比如用嘴巴写字的话

  就在于是控笔的能力

  然而何子龙并没有想过放弃,反而是更刻苦地去练习写字,并且得到了老师的关注。

  何子龙:

  我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接触书法

  那时候正好是我的一位任课老师

  他在整个全校选拔一些

  平时字写的好的一些学生

  然后组建了这个书法兴趣班

  然后我有幸就被选上

  然后开始这个练习书法

  虽然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牙齿咬裂笔杆、口腔反复出血,却在县级书画大赛中夺得特等奖。2007年,他成为江西科技学院首位无臂大学生,用毅力叩开知识之门。

  何子龙:

  刚开始写字的时候

  因为写毛笔

  他要写出这个力道感

  因为他的笔头他又是软的

  所以那时候会非常用力的去咬这个笔杆

  然后用力一猛的话

  就会咬裂掉也会戳到嘴巴

  不仅如此,由于用嘴写字的控笔会有所不一样,将笔放下后再重新拿起来很容易找不到握笔的着力点。为了克服这一点,何子龙在写累的时候,就只能把笔含在嘴里休息,然后再反复练习。

  何子龙:

  我觉得是可能当初是练钢笔字

  然后获奖得到大家认可之后

  我发现大家看我的眼光就不一样了

  就是很平视的一种眼光

  然后我在写的过程中

  自己也有一些成就感

  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激励

  我继续有信心可以把这个毛笔字写好

文明精神的有力传播者

  2014年,他带着一身孤勇闯入直播间,从零观众到全网50万粉丝,单条视频播放量超3亿次;2021年,何子龙扎根深圳。一年后,在深圳市龙华区残联的推荐下,他将书法工作室落户在观湖街道大和村明诚书房。在这里,他可以免费使用场地进行创作和直播,并利用直播帮助残障人士就业创业,参加演说、联络资源、推荐引荐、搭建平台。如今他的励志故事视频创下全网播放量超7.3亿,点赞量超3000万的纪录。


  屏幕后,他成立残障者融合互助中心,义卖非遗手作、直播带货、心理辅导,他像一根纽带,将残障群体与社会紧密相连。而作为“轮椅上的半天”公益行动联合发起人,也同时推动了深圳北站等30余处无障碍改造,让城市更有温度。

  深圳市龙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指导员周志来:

  身残志坚那种韧性

  那种锲而不舍

  并不因为自己的身体的残缺而放弃了

  这种人生的奋斗精神

  深深的鼓舞着我

  将我的志愿服务活动越干越长久

  给我最大的激励是做善事做好事

  做新时代活雷锋

  把这种正能量传承下去

  2023年,他加入深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足迹遍布社区、校园、企业。两万多人次线下聆听,两百多万人次线上感动。“残障不是缺陷,而是生命的另一种形态。”他的话语如星火,点燃无数人的勇气。

  书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可以在上万人,甚至上亿人面前展示“口书”,分享他的故事。目前,何子龙准备打造一个艺术家创作基地,搭建起残健书画家相互交流的平台,让更多优秀作品和残障书画家被看到。

  何子龙:

  虽然说残障群体在有些方面可能不是很方便

  但是我们自身的经历

  其实也是可以激励一些人

  所以说这也是我

  去成立这个宣讲团的原因

  就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

  能够让他们觉得

  他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有价值

  何子龙用行动诠释:文明不仅是一座城市的高度,更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与托举。凭借着自强奋斗、奋发向上的精神,何子龙曾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中国青年好网民”称号、“广东好人”称号。近日,何子龙获评2025年全国新时代“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更成功入选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广东省候选人名单,为深圳市唯一上榜者。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

(责任编辑 萧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