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亮相!“黑科技”助力运动员逐梦赛场
2025-07-02
“加油!加油!”7月1日,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自行车赛在广东龙岗国际自行车赛场激烈开赛。赛道上,运动员们你追我赶,用拼搏诠释体育精神;赛场内外,智能巡逻机器人、机器狗、智能爬楼梯电动轮椅、智能脑控轮椅等“黑科技”装备也纷纷亮相,以创新力量为赛事保驾护航,生动演绎科技助残的温暖底色,成为本届残特奥会的一大亮点。
“数智”加持:
科技让出行更美好
图:市民体验智能爬楼梯电动轮椅。
“说实话,刚开始体验的时候,心里还有些忐忑不安,但实际体验后,感觉非常平稳!对于我们这些穿戴假肢或者长期依靠轮椅出行的人来说,上下楼梯一直都是一个大难题,而这款智能爬楼梯电动轮椅,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我们的‘心头病’。”一位参赛运动员在体验完智能爬楼梯电动轮椅后,对这款“神器”赞不绝口。
据了解,本次亮相的两款智能轮椅均来自佛山凯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介绍产品时,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廖友峰满是自豪:“智能爬楼梯电动轮椅在满电状态下,能够连续攀爬1120个台阶,续航能力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在爬楼过程中,轮椅搭载的智能系统可实时感知楼梯斜度,积极响应并自动调整使用者坐姿,确保全程安全、稳定和舒适。在过沟渠方面,它的表现同样出色。市面上普通的电动轮椅,最多只能跨越5公分的障碍,而我们这款双模态轮椅,通过链条与轮子的智能自动切换,能够轻松越过28公分的沟渠,实现从‘望沟兴叹’到‘轻松跨越’的突破。”
图:运动员体验智能脑控轮椅。
另一款智能脑控轮椅同样具有创新性。“我们研发的这款脑控轮椅,专门配备了特制脑环,借助先进的AI数据采集技术,实时捕捉使用者的脑电信号,再经过后台复杂精准的处理,将信号转化为无线指令,传输至轮椅控制器。如此一来,即便是上肢不便的残疾人,也能通过‘意念’轻松控制轮椅前进、后退、转向、刹车。”廖友峰表示,“这款轮椅还增加了整体升降功能,能够实现从坐姿到睡姿的自由转换,以及床与椅之间的平稳转移,全方位满足使用者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科技助力:
全方位赋能赛事保障
图:龙岗科技办赛成果展区。
在本届残特奥会自行车赛上,闪耀赛场的“黑科技”远不止智能轮椅。龙岗的巡逻机器人、机器狗等高科技装备也惊艳亮相,承担起公共区域巡逻的任务。这些智能设备可根据预先设定的路线进行自主巡逻,具备喊话提醒、视频宣传、一键报警等功能。它们如同不知疲倦的“智能卫士”,时刻守护着赛场的安全与秩序,为赛事的顺利进行筑起一道坚实的“科技防线”。
据了解,本届残特奥会自行车赛竞委会精心谋划,从众多科技企业中遴选了38家企业的108项优质产品,涵盖高端智能轮椅、假肢、康复机器人、安保巡逻机器人、无人救援船等,全方位精准匹配赛事保障和运动员个性化需求。通过对赛事的全场景赋能、对运动员的全链条关怀,这些科技成果不仅提升了赛事品质,更为运动员带来了全新体验,在赛场内外增添了一道独特而温暖的人文景观。 产业赋能: 龙岗打造科技助残新高地
图:赛场外景。
作为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重点布局区域,龙岗区在科技助残领域的成果取得并非偶然。目前,龙岗区已集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链企业350余家,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增速达6.5%。随着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街区在龙岗加速落地,这座工业强区正不断解锁“AI+机器人”深度融合的新玩法,机器人产业生态初具规模。
此前发布的《龙岗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友好示范城区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龙岗区将在坂田星河WORLD片区打造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街区”。该街区将构建开放的机器人科研实验场,汇聚“水、地、空”等多种具身智能机器人测试场景,集剧场、实验场、产业园区等功能于一体。
展望未来,龙岗区将继续牢牢抓住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龙岗区计划提供100亿元政府订单,大力推动超1000台机器人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多个场景落地应用。通过场景落地,加速推动AI和机器人向产业化转化,实现机器人产业的智能化升级。通过科技赋能,龙岗区正朝着打造科技助残新高地的目标稳步迈进,让科技助残的温暖力量惠及更多群体,助力残障人士在生活的赛道上同样绽放光彩,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前行。
来源:龙岗融媒 深圳龙岗发布 (责任编辑 萧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