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支持者成长为支持他人的光——宝安区启动“暖融有我·心光同行”项目,赋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群体

2025-10-21

2025年10月21日  宝安日报  版次:A09  记者 赵盼盼

  “我们启动的不仅是一支志愿服务队,更是一个希望的起点。”宝安区尚德社会工作服务社总干事郭明仁说,“希望每一个感到无助的家庭,都能在互助中找到力量,从被支持者成长为支持他人的光。”近日,“暖融有我·心光同行”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指导,宝安区尚德社会工作服务社承办,聚焦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群体,以“社志融合、赋能家属、共建支持网络”为核心理念,探索“社工引领、家属主导、街道联动”的互助新路径。

  从“孤立无援”到“抱团取暖”

  活动现场,一位来自新安街道的家属志愿者李姐(化名)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的儿子确诊精神障碍已有8年,漫长的照护路上,她曾一度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没人理解我的压力,没人懂得我的疲惫。”

  转机出现在今年上半年。在社工的鼓励下,她参与了“家属讲师”的试点分享。“当我站在台上,讲述自己如何陪伴孩子度过一次次情绪波动时,台下好多家属都在抹眼泪。那一刻我意识到,原来我的经历,可以给这么多人带来力量和共鸣。”

  如今,李姐已成为项目首批“精品讲师”培育对象之一。她正在学习如何将自己的照护经验,转化为能够帮助更多家庭的课程。“我不再只是一个妈妈,更是一个可以点亮别人的人。”

  “社志融合”,让专业与经验交织成网

  据郭明仁介绍,“暖融有我·心光同行”项目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社工+家属志愿者+街道”的联动体系。“社工提供专业支持,家属志愿者贡献经验,街道搭建服务平台,三者合力,形成可持续的互助网络。”他说。

  “家属的亲身经历是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表示,“我们将通过系统培训,帮助家属志愿者将个人经验与专业方法相结合,让互助服务更加精准有效。”

  项目将通过“分层培育-精准赋能”的路径,将家属志愿者培养为“精品讲师”“经验分享者”或“活动协助者”,让他们在后续的服务中,走进社区,走近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

  探索新方向,让家属成为服务主力

  “暖融有我·心光同行”项目通过“分层培育-精准赋能”的创新方法,致力于解决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群体长期面临的经验孤立、支持薄弱等问题。项目旨在实现从“单向帮扶”到“互助共建”的转变——让家属不再只是被服务者,而是成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

  通过系统培育,家属可以成为讲师、活动的策划者、故事的记录者,甚至是服务的后勤保障者。通过“社工专业引领+家属经验主导”的深度融合,为精神健康服务领域探索出一条可持续、有温度的新路径。

  启动会后,项目将联动新安、西乡、航城、福海、石岩五个街道,陆续开展系列服务活动。预计培育35名家属志愿者,开展20场服务,直接惠及250个家庭,让每一份经历都成为照亮他人的光芒,让“心光”汇聚成更多康复家庭前行的力量。

(责任编辑 黄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