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导盲犬日,你对导盲犬了解多少?

2022-04-29

2022-04-28  深圳+  记者 涂世琳

4月27日是国际导盲犬日,深圳市盲人协会联合深圳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等社会组织开展无障碍宣导活动,向市民科普导盲犬,接触视障群体的真实面貌,并发布一首专为导盲犬创作的动画片《导盲犬成长记》。

▲动画片《导盲犬成长记》封面图副.jpg

▲动画片《导盲犬成长记》封面图。

每年4月最后一个星期三是国际导盲犬日。在今年的国际导盲犬日到来之际,深圳莲花山公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览者——3只导盲犬。这是由市盲协举办的视障者带着导盲犬踏青体验活动。视障者从出门到搭乘地铁,再到公园散步都由导盲犬牵引前行。活动当天进行了现场直播,吸引众多市民关注,并获得2.7万点赞。“我们举办这场小型活动,主要是想要更多的人了解导盲犬,关注到视障群体。”市盲协主席马景阳介绍,目前深圳有8只现役导盲犬,都要在深圳导盲犬训练基地经过系统训练才能工作,他们帮助视障者出行,走出家门。

活动当天,导盲犬带着视障者游览莲花山。受访单位供图副.jpg

▲活动当天,导盲犬带着视障者游览莲花山。受访单位供图

导盲犬从诞生到正式服役,每个过程都非常严格,有明确的品种、基因、体制等标准,且三代以上没有任何攻击人类的行为。训练一只合格的导盲犬需要三个阶段,首先是寄养家庭训练,后回到导盲犬训练基地进行系统训练,最后与申请导盲犬的视障者共同训练。导盲犬需要应对过马路、乘车、坐电梯等不同情况,完成制定的训练项目及考核,才能顺利“毕业”。导盲犬在10年左右服役期满后便会退役,退役后,导盲犬可继续与视障者共同生活,也可回寄养家庭安享晚年生活。

据了解,2021年国际导盲犬日,市盲协与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举办了“导盲犬天团见面会”活动,吸引不少市民到场互动。2022年,因处于疫情防控期,相关活动改为线上进行。

路上偶遇导盲犬应该怎么做?

导盲犬穿上导盲鞍等“工作装”时,便进入了专注的工作状态。路人遇到处于工作状态的导盲犬,需遵循“四不一问”的原则,即“不呼叫、不抚摸、不喂食、不拒绝,若想帮助请先主动询问并沟通清楚”。其中“不拒绝”,指导盲犬可以出入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

(责任编辑 黄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