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无声体验开启手语推广新篇,共筑无障碍交流暖城

2025-09-05

你知道吗?

在我们的日常烟火里

可能存在这样一群特殊的朋友

他们可能是听障学生、听障司机

又或者是听障服务员…

其实,听不见并非只是少数人的困扰

它也很可能会降临在每个人的暮年

在深圳这座奋斗之城里

听障人士正用双手

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有声”世界

然而学习国家通用手语

不只是听障人士专属的“个人提升课程”

它更像是全社会的一门“爱心功课”。

在城市里,推广国家通用手语

不仅能打破与听障人士的交流壁垒

更是构建包容社会的文明密码

从政务服务窗口到学校课堂

从医院急诊室到各式公共场所

能够让每一双渴望表达的手都能被温柔接住

  近日,深圳市2025年度国家通用手语推广培训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顺利开展。此次培训由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市残联)指导、深圳市聋人协会(以下简称深圳市聋协)主办。培训以线下授课同步线上直播授课的方式进行。两天培训线下学员59人;线上微信学习群学员200余人,直播观看人数累计6000余人,培训成效卓著

  一、无声体验,触动心灵

  培训由特别设计的“无声体验”开场:全场静默,学员分组依次观看消音的新闻联播、春晚表演、发布会等视频及手语老师现场演绎的手语交流情景,然后在纸上写下视频和演绎的内容是什么。在无声的情况下,同一段视频、情景演绎却给出了差异显著的解读

▲ 同一个情景演绎下不同的解读

  “无声体验”跳出了冗长说教的框架,以“沉浸式”的体验让健听学员真切触摸到听障人士的困境。当纸上不同的答案摊在桌上,没人再需要解释——原来那些健全人能随意听懂的信息,对听障人士而言要跨过这么多猜测的坎;当声音被抽离,那些习以为常的信息获取方式会变得如此脆弱,而这恰恰是听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反复面对的境况。这种“亲历感”带来的触动,或许比再多理论讲解都要来得深刻。

▲ 无声体验

  二、专业师资,学有所成

  本次培训师资配备专业,听障老师与健听老师协同授课,确保学员能从多角度、全方位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手语。

▲陈钢 《手语理论基础》《第三讲:购物》《第六讲:学习与工作》

▲ 黄花 《手语基础理论》《第二讲:饮食》《第四讲:交通》

▲黄少东《第一讲:字母、数字、问候、介绍》《第五讲:兴趣》

▲冯燕华《第一讲:字母、数字、问候、介绍》《第五讲:兴趣》

▲陈莦乐《第二讲:饮食》《第四讲:交通》

▲ 陈明星《第三讲:购物》《第六讲:学习与工作》

  培训内容丰富且实用,涵盖手语理论知识、日常手语、公共服务手语的词汇及情景对话教学,每节手语课后都会设置游戏抢答、对话实操等课堂活动环节,充分兼顾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让学员在快乐的教堂中轻松学习手语知识。

▲ 学员风采

  培训结束后,每一组学员都上台进行了结课展示表演。他们以情景剧的方式,展示了就医、法律维权、交通出行、购物就餐、社交等日常生活不同场景中,如何用手语进行交流。通过两天的学习,学员们的手语在此时展现出优秀的学习成果,精彩有趣的表演引来台下观众欢笑鼓掌,线上直播也在此时吸引了最多观众观看。有在海外的华人手语专家(也是听障人士)观看直播后表示学员们的结课展示太赞了,呈现的内容丰富且精彩,为大家竖起了大拇指。

▲ 结课展示

  深圳市聋协为14家积极组织人员参与培训的单位颁发了“优秀组织奖”,向17位优秀学员赠送了国家通用手语词典APP,并鼓励所有学员继续学习和推广国家通用手语,营造无障碍交流环境,促进听障人士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三、续写新篇,改革前行

  深圳市国家通用手语推广培训活动自2017年启动以来已连续开展9年。2021年起,培训人员除了由残联系统工作人员、社区残协工作人员、社工为主,还另外对残联以外的企业与单位开放一定名额,并面向社会大众同步线上直播;至2024年,培训人员全面转向残联以外的企业与单位。

  这一改革将手语的推广培训由残障人士专门服务部门转向更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如医院、地铁、法院、科技企业、外卖服务行业等,意味着手语知识的触须将更广泛地延伸至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变化让各行业不再局限于传统服务模式,而是主动适配不同群体的需求,逐渐构建起更具包容性的服务生态,为手语推广和社会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

▲ 学员在结业考试上的思考


来源:深圳市聋协

(责任编辑 萧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