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督导,共情彰显温度 | 2025年无障碍城市体验活动第一期成功举办

2025-09-25

  9月21日,由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深圳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承办的无障碍城市系列体验活动第一期——无障碍督导暨“黑暗中对话”体验活动顺利举办。本次活动以“实地体验+沉浸感知”为主线,推动公众从残障人士视角出发,理解无障碍设施的重要性以及人文关怀的深层含义。

  多方代表齐聚,共启“感知之旅”

  为促进无障碍理念在不同领域的传播与凝聚共识,本次活动邀请了多位社会代表共同参与。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女财经工作者协会名誉副会长肖幼美,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党委书记曹艳,深圳市宝安区人大代表陈锦花,深圳市彩田幼儿园园长刘蓓及学生代表等各界人士共21人组成体验团,从不同社会角色的角度,深入感知无障碍城市建设的现状与挑战

  800米督导行走,读懂设施背后的“安全感”

  在无障碍督导员的带领下,体验团开启了第一环节的体验。无障碍辅导员现场开展督导作业并讲解盲道的无障碍设计标准。从测量盲道的宽度、核查盲道铺设的连续性,到记录缘石坡道高差,体验团跟随无障碍督导员的脚步,过程中活学活用,“这里盲道断头了”“这里按规定应当设置提示盲道”“盲道的行进方向须与人行道和斑马线的行进方向一致”,体验团成员们表现出极高的热忱,纷纷指出沿途人行道上的无障碍设施存在问题

  体验团完成实地督导后,来到了“黑暗中对话体验馆”(“黑暗中对话体验馆”是以全黑环境为特色的社会活动体验空间,通过剥夺视觉的沉浸式场景促进公众理解视障人士。参观者在视障导赏员引导下以8人小组形式使用盲杖完成75-90分钟的黑暗探索,涵盖模拟公园、街市、咖啡馆等日常生活场景,借助听觉、触觉等感官重构认知体系)。活动专门安排了视障人士为体验团讲解视力障碍的认定标准,并分享视障人士的日常出行体验,讲解盲杖的正确使用方式,让体验者能更为清晰地了解视障人士的日常生活状况

  接下来迎接他们的是第二个环节,一个全黑环境下的感官挑战——探索“黑暗中对话体验馆”。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体验者们依次步入黑暗环境,当视觉被剥夺,听觉、嗅觉和触觉成了他们感知世界的途径。

  黑暗环境中,每一步的脚步声、每一次的呼吸声,乃至物品传递时的细微声响,皆变得格外清晰。体验者们从初始的紧张与不安,逐步转变为于黑暗中展开探索、彼此互助并达成情感共鸣。体验活动结束后,众人围坐一处分享感受,感慨视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艰难与不易。在活动揭秘阶段,当体验者们得知引导他们参与活动的4名工作人员均为视障人士时,在深感震撼的同时,纷纷对他们乐观向上、自强奋斗的精神表达赞许。

  共情之后,更是行动的开端

  伴随活动的圆满收官,体验者分享了自身的感受与思考。黄女士称,通过亲身感受盲道及处于黑暗环境,她更为深刻地体悟到视障人士在出行过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并表明未来她愿为该群体贡献一己之力。肖女士提议,需进一步强化《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的监督与执行力度,加强人行道上盲道和缘石坡道的维护工作,同时倡导将包容与理解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吕女士表示,她一直期望体验一番黑暗中的生活,此次终于借助本次活动得以实现。在黑暗里,其心理逐渐产生变化,恐惧缓缓消散,与同伴的交流日益增多,她发现通过互助能够更开心地生活。

  真正的无障碍,不仅取决于设施的完善程度,更源自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贴近。这场活动宛如一座桥梁,连接起社会大众与残障人士之间的认知与情感,也让“共享共融”的城市愿景变得更为清晰明确。未来,深圳市无障碍城市系列体验活动还将持续开展,继续推动无障碍理念从设施达标迈向人心相通


来源: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

(责任编辑 萧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