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残联:建设全龄友好无障碍城市

2025-10-16

  10月14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执委会副主任,深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董秀及相关部室负责人做客深圳广播《民心桥》节目,围绕“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给无障碍城市建设带来的变化、科技如何助力残疾人生活”等相关话题与市民朋友展开互动交流。董秀表示,在本次场馆改造中,深圳市体育中心的体育场和体育馆,被评为“优秀无障碍建设场馆”。

  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5年12月8日至15日举办。据了解,残奥会面向肢体、视力或听力残疾人,以竞技体育为核心,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卓越表现;特奥会是指专为智力残疾人设计的,强调参与、融合与个人成长。

建设全民、全龄友好的无障碍城市

  董秀表示,‌深圳市残联在办赛事、办城市中,既要满足残疾人体育的特殊要求、更要建设一个全民、全龄友好的无障碍城市。

  “做好比赛场地、设施的无障碍建设;科学合理做好残疾人运动员的医学分级;做好辅具服务和保障,例如运动轮椅的维修、高端智能辅具的推广应用等,在深圳赛区残疾人自行车比赛当中,推广助视的导盲眼镜、能呈现字幕的助听眼镜、更加灵巧轻便的智能假肢等,推动科技办赛,科技助残。”

场馆利用将持续化

  本次深圳赛区赛事场馆、核心商圈、交通枢纽这些重点区域的无障碍改造,大部分设施均按照永久性标准建设,之后也会逐步向市民开放。董秀介绍,深圳赛区6个残特奥会场馆,不仅一次性通过省无障碍验收,还成为全省首个全达标赛区。



深圳赛区首场赛事——残特奥会自行车赛已于7月1日,在广东龙岗国际自行车赛场、龙口水库正式拉开帷幕。图源:龙岗发布


  “我们会推动场馆利用持续化,让无障碍成果长久发挥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深圳市体育中心的体育场和体育馆,还被评为‘优秀无障碍场馆’,我们计划把这些场馆打造成无障碍示范基地,同时,我们也会不断维护和优化设施,以后不管是办演出、展览,还是办比赛,这些无障碍设施都能一直用下去,真正实现‘一次办赛,长久利民’。”

传承无障碍理念

  董秀在节目中表示,残特奥会不只是优化了设施,更要让无障碍理念得到传承。

  “我们针对178个重点场所,给服务人员和志愿者办了9期培训班,还设计了沉浸式体验,让大家亲身感受无障碍的重要性。如‘黑暗午餐(体验视障)’‘轮椅通勤日(体验肢体障碍)’‘无声课堂(体验听障)’。接下来,我们会把这些做法延续下去,慢慢把‘全民友好’的无障碍理念普及开,这才是大赛留给城市最有价值的‘精神遗产’。”

深圳赛区6个残特奥会场馆

  本届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承办游泳、射箭、自行车(场地、公路)、田径(马拉松)夏季残奥聋奥项目及飞镖、羽毛球大众项目,共6大项384个小项比赛以及闭幕式,项目分别安排在福田、宝安、龙岗3个区共6个场馆(地)举行。

  “残特奥会深圳赛区首赛——自行车(公路、场地)赛已在7月1日至8日圆满举办,其它赛事将在11月底至残特奥会开闭幕式期间陆续举办。基于‘简约办赛’的原则,本次残特奥会田径(马拉松)赛将附着于2025年深圳马拉松赛一体举办,区别于深马,除‘同一起跑区不同起跑时间’‘不同终点冲线区’外,其它赛跑路线保持一致。”

  目前,本次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所有项目的参赛阵容已基本确定,代表广东省出征的运动员名单也已进入最终筹备阶段。深圳市残联组织宣传部(权益保障部)主任黄特表示:

  “希望有潜力和有志成为运动员的残疾人朋友可以多关注社区、街道及区残联发布的通知公告,深圳市残联定期会组织残疾人运动员选拔活动,针对有天赋及潜力的运动人才,深圳市残联也将量身定制一系列科学、系统的培养方案,全力为大家搭建登上赛场的平台。”


来源:深圳新闻广播

(责任编辑 萧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