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残特奥会精神 深圳的无障碍答卷

2025-10-27

1.png

  为迎接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广东正系统化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从出行硬件到赛场细节,再到全域服务网络,全方位为赛事赋能,彰显人文关怀。

2.png

  牛原,深圳市福田区残联权保部负责人。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进入倒计时的这段日子里,他都会搭乘地铁到赛会办公地。

3.png

  曾几何时,高峰期找无障碍电梯像“寻宝”艰难,出门上班堪比“闯关卡”。但如今,全市417个地铁车站设置上下车无障碍渡板、福田中心区5.3平方公里内,36条道路已完成无障碍改造,成为全市首个智慧无障碍街区样板。

4.png

5.png

  牛原介绍到:“深圳的无障碍城市建设,让人感受到的是各个物理无障碍设施的连续性连接和科技性,包括我们的信息无障碍,更突出借助智能设备和科技手段去解决有障人群信息交流问题。在各个公共的服务场所,我们导入的无障碍服务的理念,包括我们今天看到的,每天我工作上班的路线、地铁,整条路线上面的无障碍的服务是非常连续和贴心的。”

6.png

  残特奥会期间,深圳赛区将承担游泳、射箭、自行车(场地、公路)、田径(马拉松)4个夏季残奥聋奥项目,飞镖、羽毛球2个大众项目以及残特奥会闭幕式。其中,作为亚洲第一个可以同时举办场地赛、公路赛的国际标准赛场,龙岗国际自行车赛场为了满足特殊群体参赛、观赛需求,主入口楼梯安装无障碍扶手,方便行动不便者;新增了无障碍座椅,让残特奥会观众舒适观赛;同时还改造功能房为独立无障碍卫生间、增设了运动员无障碍坡道;停车场也增设无障碍停车位及落客区

7.png

  而这离不开一群亲身参与无障碍设施建设的体验者提供的宝贵建议

8.png

  随着国家层面相关法律的出台,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无障碍环境建设其实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会自然衰退,我们终将可能依赖无障碍设施。因此,建设无障碍城市、营造无障碍环境,正是为了让每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都能安全、舒适、便利地融入社会。

  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应止步于赛场,更需融入城市肌理,渗透至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深圳以赛会筹备为支点,创新推动无障碍服务“数字升级”——联合高德地图精准标注500个无障碍设施点位,实现“找设施”如“找餐馆”般便捷高效。这一举措背后,是城市对“安心出行”需求的深度回应,通过“深i辅具”平台适配220项辅具,去年服务超3万人次,用数据印证了无障碍服务的刚需属性与社会价值。

10.png

  以福田区为例,串联起中心城区23个重点点位,规划出5条“City Walk”城市漫游路线,旨在赛事期间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感受深圳、体验城市无障碍友好环境的机会,涵盖出行、饮食、休闲、娱乐等多方面需求。这一举措也结合了当前宣传、文化、旅游、商业融合的政府策略,有力推动了无障碍旅游的深入发展。

12.png

  得益于《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的实施,深圳率先实现从“无障碍环境建设”到“无障碍城市建设”的理念升级,将无障碍环境全方位融入城市发展各环节,受益群体从残疾人拓展至全龄段有需求人群。通过构建“1+1+1+N”法治保障体系,为无障碍城市建设筑牢制度根基。

  13.png

  有市民表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尤其在出行领域,已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便捷。而建设一座真正的无障碍城市,意味着每一位市民都需要树立自觉意识,主动了解其重要性、正确使用并用心维护这些设施。”

14.png

  在即将到来的残特奥会,深圳将以整座城市为展馆,让每一条盲道成为无声的指引,每一部电梯化作平等的阶梯,每一次微笑沟通传递温暖的共鸣。未来,更将紧扣“平等、融合、共享”的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核心价值理念,构建覆盖全民、惠及全龄的无障碍城市网络,让城市治理既有温度,更有精度。

15.png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 深圳市残联 深圳市福田区残联 深圳市图书馆

(责任编辑 邹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