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福田区率先发布9项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内部规范

2021-09-10

近日,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第二批78项内部规范,其中包括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内部规范9项。据悉,这也是全市首批由区级残联牵头研制的残疾人服务内部规范。

先行示范构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据了解,2020年3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开展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福田区获批成为首批综合试点项目承接单位之一。

近一年来,在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的指导支持下,在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的参与协助下,福田区残联作为综合试点参与单位之一,以福田区高质量推进国家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为契机,将残疾人服务标准化工作纳入年度“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项目之一,全方位推进试点工作开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构建“标准体系”

针对“弱有众扶”领域14项扶残助残基本公共服务事项,从国家、行业、地方、基层服务机构4个层面,构建了福田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涵盖社会保险、就业保障、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康复服务、教育服务、文化体育服务、托养照料服务、住房保障服务、无障碍环境支持服务等领域,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发布九个“内部规范”

根据《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区残联成立工作专班,组建四个专责小组,建立每周工作推进会机制,扎实推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内部规范的新研制,现已完成并发布了9项内部规范,进一步细化了服务工作要求,规范了办理流程,为提供高质量的残疾人公共服务提供保障。

打造“特色项目”

在国家标准基础上,区残联进一步扩充服务内容、挖掘服务亮点,形成了“精神残疾人服药申请服务”“残疾人文化体育公益学堂服务”等具有福田残联特色的服务项目,经梳理总结服务经验,研制相应内部规范文本,填补了相关领域的标准空白。

1631258106(1) 拷贝.jpg

标准建设推动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更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区残联围绕“首善之区 幸福福田”的美好愿景,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优服务,不断增进辖区残疾人民生福祉,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实现一年一个新台阶,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残疾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今年,区残联理事长罗念纯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区残联党支部获评深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下一步,区残联还将围绕残疾人心理服务、无障碍建设等领域,积极参与省市地方标准研制工作,精心打造标准示范项目,不断完善服务标准体系,以标准化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服务流程、明确权责关系、创新治理方式,促进提升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福田区残疾人事业朝着更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不断迈进,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福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贡献残联力量。

福田区残疾人联合会  郑雁熙/文

(责任编辑  许建香)